-
守望“三農”——紫金農商銀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紀實
更新時間:2015-09-01 作者: admin
初夏,在南京市江寧區東南部有個叫奇水園農業基地,數千畝水面魚躍水歡,幾百畝的大棚西瓜熟了,特別是經過三年精心培育的連棟溫室鐵皮石斛開始采摘了。眼愁著滿目的豐收景象,南京浙臺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人李明員不禁感慨萬千:正是紫金農商銀行對我們農業多年的堅守和不懈的信貸支持,才使我們農業贏來了收獲的季節!
支持“三農”,60年癡情不改
紫金農商銀行東城支行行長沈文超告訴記者,在該行多年的信貸支持下,奇水園一期7000多畝正在建設之中,目前園區已經種植名貴花木1425畝,水產養殖2800畝,有機水果種植550畝等。公司的水產基地已發展成為“江蘇省現代漁業精品園”、“國家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正打造國家級漁業苗種繁育基地。
“近幾年來,在東城支行信貸撐腰下,我作為投資方之一已投入這個農業項目1000多萬元,公司目標是力爭通過5至8年的建設把浙臺園區打造成國家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和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示范園區,成為江蘇生態科技農業開發的風向標。”李明員信心滿滿。
紫金農商銀行江寧支行行長胡建動情地告訴記者,紫金農商銀行是在原來江寧信用聯社等四家信用聯社的基礎上經過改制而來,經過四年多來的改革發展,已實現了農信社向現代商業銀行體制的蛻變。但作為“三農”自己的銀行,60多年來,我們農信社堅持“服務三農、服務中小、服務城鄉”的理念沒有變,突出“支農支小”責任沒有變,堅定不移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做法沒有變。
談到紫金農商銀行的對“三農”的支持,南京弘益油脂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慶勇可謂是刻骨銘心。作為專門從事糧油經營的農業企業,公司自2004年起,從江寧支行貸款800萬元開始,到今年貸款余額已達2000多萬元,10多年來江寧支行對公司的信貸支持累計已達1.8億元,在信貸支持下,公司的產值也由2300多萬元,發展到了現在的1億多元。“紫金農商銀行對我們‘三農’的支持是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我們和農商銀行是一輩子的交情啊!”
數據顯示,近幾年來,紫金農商銀行對“三農”和中小微企業貢獻度持續保持領先,70%以上貸款投向“三農”中小微企業。
助力小微,一路上風雨相隨
站在剛剛投產的全自動一體化飼養流水線旁,南京康欣禽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侯為方感慨萬端:“我們這個老廠子終于煥發了青春,沒有紫金農商銀行對我們30多年來的不離不棄,就沒有我們公司的今天!”
南京康欣禽業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一個集體老企業,2002年改制后,就撞上了2003的非典,面對成箱的雞蛋積壓在倉庫像小山一樣,幾萬只蛋雞嗷嗷待哺待哺,100多名工人工資無著落,侯為方一愁莫展。艱難時刻,紫金農商銀行淳化支向其發放了40萬元的貸款。“這真是救命的錢啦!沒有農商銀行,我都擔心這道坎公司還能否挺的過去!”侯為方回憶那時的場景仍是激動不已。
侯為方介紹說,去年公司投資700萬元進行技改,淳化支行又給公司增加了80萬元的貸款,確保了公司的技改成功上馬。現在公司的產量年產量能達到2000噸,年產值2000多萬元。“公司成長的每一步,都有紫金農商銀行的一路相扶,農商銀行就是我們小微企業的守護神!”
最近,南京昊天路橋工程有限公司又拿到了紫金農商銀行城鎮支行發放的3000萬元貸款,公司財務負責人王崗感動地說,從還去年的貸款,到拿到今年的貸款,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時間,這真是及時雨嘞!每年3、4月份都是公司春荒的時候,春節前是公司開支高峰,春節后一大批工程等著開工,公司的流動資金捉襟見肘,多虧了農商銀行在關鍵時刻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啊!
在紫金農商銀行的撐腰下,昊天路橋工程有限公司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上下游企業的發展。在該公司的介紹下,城鎮支行又對其上下游企業江寧開發區物資有限公司和南京瀚森建設公司發放了貸款支持,使這兩家公司的銷售產值和利潤實現大幅增長!
在支持小微企業上,紫金農商銀行借助政府和行業協會、商會的牽線搭橋,多次開展政銀企座談會,對接小微企業,了解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設身處地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同時,圍繞核心客戶價值鏈,商貿企業聚集圈和制造企業聚集圈,專業市場、產業園區和商會集群,針對性推出行業金融解決方案,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
服務社會,打通“最后一公里”
離農民越近,和農民越親。打通“最后一公里”,讓服務“零距離”,正是紫金農商銀行孜孜以求。當前,紫金農商銀行正全力打造便民、惠民、受人尊敬的農村商業銀行。126個營業網點輻射覆蓋全市100%街道、集鎮,每個網點均設立取款機,讓城鄉居民享受到24小時金融服務。開發投產“快付通”業務平臺,農民參保、繳費、領取補貼以及賬戶查詢可以“四個不出村”,把銀行搬到農民家門口,讓農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樣享受到便利的現代化金融服務。
作為南京人民的銀行,紫金農商銀行長期以來積極協助政府代發涉農糧食補貼、城鄉低保補助、五保補助等各項補貼、補助近40項,承擔著其他商業銀行難以承擔的社會責任。該行深入推進金融服務進村入社區、陽光信貸、富民惠農金融創新“三大工程”,基本實現服務網點全覆蓋、電子機具村村通和“開門辦銀行,陽光放貸款”。利用網點連接城鄉兩個市場獨特優勢,將市民卡、理財產品、公積金歸集等業務從城區引入農區,實施“金融服務進村入社區”工程,將網點服務延伸到行政村。
最近,紫金農商銀行手機銀行正式上線,極大地滿足了客戶對互聯網金融、移動金融業務的需求。使用該行手機銀行客戶端,可以辦理轉賬匯款、投資理財、繳費業務等多種業務,為客戶提供7*24小時全天候服務,無論何時,無論身在何處,只要客戶隨身攜帶手機,一切金融服務,盡在指尖之間。
坐在一條板凳上,才能縮短心與心的距離,紫金農商銀行將接過老一代農信人的“挎包”,正把扎向“三農”的根扎的更深,把貼向農業、農村、農民的心貼得更緊。(陳閣 王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