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分享 共成長——江蘇紫金農商銀行探索特色企業文化建設之路
更新時間:2013-08-21 作者: admin
(此文刊登于金融時報
“百年的老店,千年的廟堂,靠的是文化的傳承”。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是樹,文化是根,樹無根不活,企業無文化不立。一個沒有自己文化的企業,是不可能獲得持久發展的。有研究表明,作為一家企業的靈魂,企業文化越來越成為現代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是企業成長的 關鍵。江蘇紫金農商銀行董事長黃維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在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江蘇紫金農商銀行已經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建設之路。
緣起:
四家單位合并重組
成立于2011年3月的江蘇紫金農商銀行,是在原南京四家農村信用聯社基礎上,合并重組而成的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由于之前四家單位制度設計、經營模式、文化沉淀、管理方法等都不盡相同,加快融合、倡導和諧,盡快渡過“磨合期”是當務之急,更是未來之需。黃維平認為,“制度是磚瓦,再好的設計也 會有縫隙;文化是泥漿,見縫插針,無處不在”。紫金農商銀行以時代和行業發展趨勢為依托,審時度勢地提出以“同分享,共成長”為指導理念的企業文化,讓分 享在員工中傳播,在企業中滲透,在客戶中影響,在行業中傳頌,在社會中融入。
自成立以來,紫金農商銀行通過深入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企業文化建設活動,引導廣大員工更新觀念、提高認識、樹立形象,牢固樹立效益、風控、和諧觀念,在全行營造“同分享 共成長”的企業文化氛圍,全力打造“生產快樂,創造幸福”的企業組織,積極推動紫金農商銀行轉型發展,朝著現代商業銀 行之路邁進。截至目前,全行資產總額達到597.4億元,負債總額達到554.7億元。
靈魂:
崇尚分享,倡導創新,追求和諧
據記者了解,紫金農商銀行成立伊始,便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提出了崇尚分享,倡導創新,追求和諧的目標。
崇尚分享,一是指與員工和股東分享企業理念,加速員工的融合,對制度的適應以及對經營模式和管理方法的認可;二是與員工分享品德和智慧,讓他們在工作中發揮聰明才智;三是與員工、股東和客戶分享企業發展帶來的財富增加,為股東增收益、為客戶創價值、為員工謀未來;四是與社會分享愛心和責任,助力 地方發展,履行社會責任;五是與員工、股東、客戶以及社會共同分享成功后的喜悅,最終實現幸福美滿、同富共贏的目標愿景。
倡導創新,主要體現在觀念的創新、產品和服務的創新以及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創新。以新的信貸模式——“陽光信貸”為例,這項以強農富農惠農作為出 發點的民心工程,旨在建立“公開透明、規范高效、互惠互利”的信貸綠色通道,著力解決好“貸款難”、“難貸款”和“貸款貴”的問題。今年以來,紫金農商銀行不斷推動“陽光信貸”標準化、流程化建設,著力提升“陽光信貸”質量和水平,將“陽光信貸”延伸到所有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專業大市場等領域,向所 有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主、公務員、教師等提供一站式、普惠型金融服務,使“陽光信貸”普照在金陵大地上。
追求和諧是將和諧文化融入到經營管理過程中,建立人與人、人與業務、業務與業務、企業與社會的和諧關系,力爭實現企業、股東、員工、客戶、社會各個方面的統一和諧。
通過推行崇尚分享,倡導創新,追求和諧的核心價值觀,使每一個員工在“同分享 共成長”的企業文化氛圍的熏陶下,提升自身素質,以過硬的技術、優質的服務、良好的操守,為紫金農商銀行的轉型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贏得了廣大客戶和社會公眾的認可。
神韻:
成長文化與人才理念緊密結合
黃維平表示, “世界上沒有庸才,庸才是放錯地方的天才”。員工是紫金農商銀行的第一資源,是推動企業改革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在人才使用上,應當不拘一格,量才適用,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舞臺,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在實行人才興行戰略方面,該行落實“全面人才,全是人才”理念,優化“人才選拔、職業晉升、人才培訓”三項機制。通過合理配置人力資源,讓每個 員工做到“人適其崗,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開展崗位公開競聘,打通人才晉升通道。貫徹“首位晉升、末位淘汰”原則,真正實現“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 低,崗位能進能出”。健全人才交流與培養機制,促進人才全面發展。完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努力實現與員工“同分享,共成長”。
在企業文化活動開展方面,該行大力開展健康有益、積極向上、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吸引員工廣泛參與,積極營造良好的“同分享、 共成長”企業文化氛圍。深度挖掘才藝突出的人才,組建紫金藝術團,積極參加各類演出。定期組織員工外出療養,開展龍舟比賽,羽毛球比賽、乒乓球比賽、撲克比賽、知識競賽暨才藝展示大賽等活動,為員工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
正能量:
在分享文化中凝聚
企業文化建設的開展,使員工親身感受到作為紫金人的光榮感、歸屬感和自豪感,激發了高漲的工作熱情,業務發展得到了強有力的推動。創新“陽光信貸”,將 “陽光信貸”延伸到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專業市場、機關學校等各個領域。實施“金融服務進村入社區”工程,紫金快付通實現全市289個行政村全覆蓋,將 網點服務延伸到行政村,讓村村有了“不打烊的銀行”。引進德仕小微信貸模式,設立專營機構,創新小微信貸產品,以“信貸工廠”模式開展小微企業貸款。順利 通過相關部門驗收,成為南京市第5家公積金歸集行、第7家市民卡發卡行,實現城鄉業務互聯互通。投入運行全國首臺“硬幣存款兌換一體機”,為客戶提供更加 便捷的金融服務。打造全行首個個人高端信用貸款產品——精英時貸,將價格優勢、效率優勢變為競爭優勢。推出的紫金財富理財產品品牌效應凸顯,全年共發行個 人理財產品15期、機構理財產品14期,發行規模27億元。成功上線實物貴金屬代銷業務,豐富零售業務產品線,滿足客戶投資需求。組織專業團隊加大對互聯網金融的研究,爭取主動,把握市場先機。
自成立以來,紫金農商銀行強化VI視覺識別,統一品牌形象。加大對網點改造力度,全行122 個營業網點、54個自助服務區面貌煥然一新。穩步推進機構扁平化改革,縮小各一級支行管理半徑,不斷提升管理效率。執行“一板二會三落實”,落實好“限時辦結制”、“首問負責制”、“效率督辦制”三項制度。踐行“機關為基層服務,中后臺為前臺服務,全行為客戶服務”的服務文化理念,持續改進服務質量。開展 標桿網點建設,提升服務水平。服務水平顯著提高,更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形象。
作為一家地方金融企業,紫金農商銀行在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時刻不忘回報社會,讓社會共享企業發展成果。成立以來,資助了40名南京籍考上大學 的貧困新生;在浦口區星甸鎮和江浦街道創建了“留守兒童之家”;在仙林龜山公園開展“綠動紫金·成長無限”公益植樹活動,在“紫金林”中種下300多棵樹 木;開展“送溫暖愛心幫扶市場”捐贈活動;與江蘇陸軍預備役高射炮兵第一師結對共建,和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合作共建廉政教育基地。辛勤耕耘,屢獲殊榮。自 成立以來,屢獲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省銀監局、江蘇省聯社等頒發的多項榮譽。
企業是樹,文化是根,根深則葉茂。企業文化建設在紫金農商銀行的轉型發展中形成了豐厚的積淀,這種積淀已經也正在釋放出更強大的動力。紫金農商銀行這棵蔚為壯觀的大樹,在全體紫金員工的精心呵護下,必將迎來葉更綠、花更紅、果更盛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