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型企業貸款戶數近2萬戶! 江蘇農信奮力書寫科技金融大文章
更新時間:2024-08-12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實現金融與科技的雙向奔赴,關鍵在于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大力發展科技金融。江蘇農信作為全省業務規模最大的金融機構,堅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實的工作舉措,聚焦科技強國目標,持續發力科技金融,奮力書寫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截至6月末,全省農商銀行科技型企業貸款戶數達19930戶,貸款余額2160.03億元,分別較年初增加1667戶、222.45億元。
一、聚焦科技金融戰略性地位,提供陪伴式服務
江蘇省聯社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金融重要論述作為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根本遵循,打破傳統思維,突出創新驅動,盡心盡責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努力成為伴隨科技型企業成長的伙伴銀行。
(一)堅持黨建引領,搭建科技金融服務平臺。江蘇省聯社黨委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作用,堅持以黨建共建為引領,加強“總對總”戰略合作,持續深化合作領域,不斷豐富服務內涵,推動銀政合作落地見效,先后與全省13個設區市實施戰略合作,與省科技廳、聯合征信、股交中心、信用再擔保等38家省級機關、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搭建科技企業金融服務戰略聯盟,著力營造“開放、合作、共贏”的科技金融服務氛圍,構建企業信息共享、擔保增信和金融風險分擔補償等金融服務生態圈,為全省農商銀行取得省普惠金融發展風險補償基金項下“小微貸”“蘇科貸”“專精特新貸”“人才貸”“蘇知貸”等科技類信貸產品合作開辦資格,通過“見貸即保”模式提供高效融資服務。截至6月末,全省農商銀行共發放上述5項貸款13246戶、348.4億元,貸款戶數及金額均居全省金融機構之首。
(二)堅持數字賦能,搭建科技金融支撐平臺。江蘇省聯社結合省情、行情、農情實際,著力解決單個農商銀行“想做做不了、做了做不好、單做成本高”的難題,通過在數字化賦能項目中嵌入科技金融專屬模塊,對科技型企業進行精準畫像,實現業務處理、經營管理和風險控制等關鍵環節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不斷優化資源配置,持續提高運營效率。從實現全省農商銀行信息科技系統“能用、管用、好用”實際出發,統籌兼顧,整合資源,著力打造務實高效的信息科技支撐平臺。推出的集營銷、產品、管理為一體的零售渠道系統,上線運行后服務流程平均用時縮短了1/6。江南農商銀行研發的“云信貸”系統,使科技企業從申請貸款到貸款發放全流程從1-2天縮短至2個小時,為提升科技金融服務效率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系統支撐。
(三)拓寬營銷渠道,搭建科技金融展業平臺。江蘇省聯社組織全省農商銀行積極推動科技金融與科創企業的深度融合,不斷完善多維度、深層次、全方位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圍繞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聯合體”、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名單,加強走訪營銷,進一步響應需求、跟進服務。主動加強與發改委、科技廳、財政廳、工信廳等部門的信息共享,獲取高端制造、專精特新企業名單。通過日常聯絡、定期會晤、系統互聯等方式,及時掌握全省的重大項目、重大行動、重大計劃,積極參與各類機構組織的政銀企交流對話活動,推動農商行深入走訪對接,及時滿足融資需求。無錫農商銀行通過深化合作抓走訪、搭建渠道提質效、創新場景拓市場,主動獲取科技型企業名單,精準觸達企業、跟蹤對接進度、提升營銷實效,截至6月末,該行支持科技型企業戶數達1302戶,貸款余額121.37億元。紫金農商銀行持續提供入園惠企活動,與雨花軟件谷科技城、東大科技園、興智科技園等多個產業園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實施批量化授信,精準化營銷。6月末,該行支持科技型企業戶數達1719戶,貸款余額77.2億元。
二、聚焦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提供接力式服務
在省聯社的組織指導下,全省農商銀行聚焦江蘇省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50條重點產業鏈,主動對接全省12000多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根據科技型企業不同生命周期、不同發展階段的生產經營特點和金融服務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以精準適配的產品和服務助力科技企業度過初創期、步入發展期、走向成熟期。
一是“投早投小”,助力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快速“起飛”。全省農商銀行主動對接初創期科技企業,有效實施科技型企業“伴飛計劃”,努力求新求變求突破,貸早貸小貸成長,充分利用科技、知識產權和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的數據資源,以及企業的創新積分、納稅、征信等信用信息數據資源,為初創期科技企業提供純信用、低利率的信貸支持,使科技型企業在初創期財務數據尚不理想,資產積累趕不上發展步伐的情況下,仍能獲得信貸支持。無錫農商銀行根據初創期科技企業創始人科研學術水平、風投認可水平、科技成果轉化水平、智慧芽科技評分等多維度考量,為銷售尚未形成規模的初創期科技企業提供“科易貸”信用貸款。張家港農商銀行通過開發科創評分卡準入模型,以企業科技資質、研發能力、股權融資等綜合評價,代替依靠財務指標、銷售規模、抵押擔保等傳統信貸準入方式 ,結合地方人才引進政策和政府撥付資助資金進度,為初創期領軍人才、雙創人才企業配套1000萬元以內的信用貸款。南通農商銀行在為初創期科技企業提供顧問咨詢、財務指導等金融服務的同時,依托南通征信服務平臺,根據科創積分為企業提供信用貸款,切實解決初創期科技企業抵押難、融資難問題。6月末,該行支持初創期科技企業貸款1.11 億元,較年初增加0.4億元。
二是“增高加長”,助力成長期科技型企業加速“騰飛”。在江蘇省聯社的督促指導下,全省農商銀行突破傳統授信思維和定價方式,從傳統的“看過去、重抵押”轉變為“看未來、重成長”,助力企業從“試產”到“擴產”、從“起飛”到“騰飛”的成長關鍵期,為成長期科創企業提供更高額度、更長周期、更加靈活的信貸服務,助力科技型企業加快擴產增能,搶占市場先機,提升市場競爭能力。根據成長期科技企業擴大生產需要,積極探索數據資產無質押增信、選擇權貸款等融資模式,通過現場評議、模型測算等對鏈屬企業進行畫像與授信,對鏈上科技企業配置相應的產品和服務。通過拓寬抵質押擔保范圍,積極發展供應鏈金融。截至6月末,全省農商銀行共發放知識產權、商標權、專利權質押貸款115戶,10.3億元。南通農商銀行針對成長期科技企業,主動拓寬抵質押擔保范圍,加快發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及時滿足企業設備升級而產生的流動性需求,為企業提質增效保駕護航。無錫農商銀行創新成長期科技型企業融資擔保方式,提供“蘇科貸”等信保基金合作產品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品,助力成長型科技企業將“知產”轉化為“資產”。截至6月末,該行共支持成長型科技企業49戶,投放“蘇科貸”4.57億元。蘇州農商銀行開發的“創投貸”產品專項支持成長期股權融資階段科技型企業發展,該產品聚焦企業創新能力和成長性,創新推出五維授信評價體系。截至6月末,該行共支持成長型科技企業34戶,投放“創投貸”1.19億元。
三是“促融強鏈”,助力成熟期科技型企業持續“奮飛”。江蘇省聯社積極引導綜合實力較強的蘇南6家上市農商銀行,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效滿足成熟期科技企業融資需求,深化科技企業協同服務生態圈建設,著力構建包括券商、股權投資機構、政府產業投資平臺、會計和律師事務所等服務聯合體,提供股權撮合、債券承銷、上市輔導等綜合金融服務。今年以來,借助江南農商銀行債券承銷資格,推動全省農商銀行積極開展債券承銷協同展業,僅江南、無錫、張家港三家農商銀行協同發行定向債務融資工具達3.6億元。南通農商銀行在全力保障成熟期龍頭科技企業科創項目融資需求的同時,注重發揮“鏈主”企業引領作用,推進龍頭企業與上下游企業合作協同,積極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通過應收賬款、票據、訂單融資等方式,加大對核心企業和產業鏈上下游科技型企業融資支持,截至6月末,該行共支持成熟期科技企業科創項目貸款42.07億元。江南農商銀行依托供應鏈、產業鏈、生意鏈、資金鏈,創設“融E鏈”產品,通過人行、科技局、科技園區等渠道批量獲取客戶清單,為鏈上科創企業發放信用貸款,開創批量服務新模式。截至6月末,該行共為956家核心企業的30488戶鏈屬企業授信340.39億元。發放“融E鏈”科創類企業貸款4487戶、金額127億元。
三、聚焦科創企業個性化特質,提供管家式服務
全省農商銀行根據科技型企業高投入、高成長、高風險、輕資產、長周期的顯著特點,以及傳統金融服務難以適配需求的痛點,通過專業化的服務、特色化的產品、差異化的管理,為科技型企業提供適配性強、體驗感好、滿意度高的管家式金融服務。
一是打造專業化服務體系。江蘇省聯社根據江蘇七成研發投入、八成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九成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在蘇南實施完成的實際,積極鼓勵有條件的農商行探索完善專業化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在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高新區、開發區等科技園區設立科技金融特色機構和專業團隊。目前,已有5家農商銀行設立了科技金融專職部門,7家農商銀行設立了科技金融專營機構,16家農商銀行設立了18家科技特色支行,20家農商銀行設立了35個專業團隊。蘇州農商銀行立足擁有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全國第一的區域優勢,及早謀劃科技金融“先手棋”,設立科創投行部,下設科創金融直營團隊、科創企業股權融資服務團隊,打造一支既懂科創又懂金融的專業隊伍,專項負責科創金融業務的產品創新、管理推動、直接經營以及股權融資撮合服務。常熟農商銀行設立科創金融中心,成立3個科創直營團隊,通過直營配對分支,快速拓展科創市場。截至6月末,該行科創企業貸款戶數達1793戶,貸款余額108.9億元。揚州農商銀行組建“專精特新”專屬金融服務顧問團隊,對“專精特新”企業開展“一對一”顧問服務,落實“一企一策”服務方案。紫金農商銀行設立科創金融部,專注營銷政策的精細化制定、目標客群的深入拓展、創新產品的研發與推廣、渠道網絡的搭建與維護,以及全面的考核管理工作。
二是打造特色化產品體系。在江蘇省聯社的組織推動下,全省農商銀行以持續的產品創新,打造差異化、標準化的科技金融產品線,根據不同階段的科創企業創設產品,給予科技型企業多元化的信貸支持,在全面推廣“蘇科貸”“科技人才創業貸”等省級產品的同時,鼓勵各農商銀行因地制宜推進產品創新。紫金農商銀行根據科創人才、科創企業的融資需求,推出“人才貸”“知識產權貸”“通商e貸”“寧創貸”“寧科貸”“專精特新貸”等信貸產品,有效滿足科技型企業不同生命周期的信貸服務需求。 蘇州農商銀行從覆蓋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融資需求出發,為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科技企業依次推出“人才貸”“創投貸”“蘇新貸”等信貸產品,截至6月,上述三款產品授信客戶214戶,授信金額27.8億元。江南農商銀行主動策應常州市政府全力打造“智造名城”戰略目標,研發的“智改數轉”貸,共支持“智改數轉”項目45個,投放貸款2.2億元。研發的“專精特新”貸,支持專精特新企業55戶,發放貸款4.9億元。研發的“創新貸”支持科技型企業662家,發放貸款57.4億元。截至6月末,該行共為3724戶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326.3億元。
三是打造差異化管理體系。江蘇省聯社針對科技型企業普遍存在的高技術、高風險、輕資產等特點,有效實施差異化管理,從提升研究能力入手,牽頭成立科技金融專家工作小組,建立科技型企業創新能力評價體系,設置適應科技型企業特點的授信流程和信用評價模型,研究科技型企業發展規律和特點,探尋科技金融支持路徑。從提升風控能力入手,為全省農商銀行搭建數字化風控平臺,嵌入機構畫像、偏好與限額、預警工具、決策引擎等模塊,有效提升業務管理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江南農商銀行整合內外部數據信息資源,創新推出的“江南盾”“江南匯”“江南庫”數據查詢、管理、決策平臺,為科技金融服務提供實時監測與預警。各農商銀行秉持“遠期共嬴”理念,為科技型企業開辟“綠色通道”,在融資定價、貸款方式、授信審批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通過細化科技信貸盡職免責認定標準,在薪酬設計、績效考核方面給予政策傾斜,讓營銷人員敢貸愿貸。昆山農商銀行出臺科技型企業增戶擴面專項方案,從增量擴面和FTP利潤補貼兩個維度給予客戶經理考核獎勵。張家港農商銀行在授信盡職免責實施辦法中針對科技型企業貸款專門明確了個性化的盡職免責條款。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支持高質量發展的突破點,也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點。作為全國農信首家改革試點省,江蘇農信將走在前列,爭當示范,聚焦重點,靶向發力,為科技型企業持續提供覆蓋更廣、服務更全、模式更優、力度更大的金融服務,為實現科技強國、金融強國貢獻江蘇農信的智慧與力量。(該文發表于2024年8月7日中華合作時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