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出“組合拳”吹響“集結號” 江蘇農信聯社全力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更新時間:2020-07-27
打出“組合拳”吹響“集結號”
江蘇農信聯社全力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此文刊載于《中華合作時報》和“金融時報客戶端”)
“調整下發2020年全省農商行等級行管理和經營管理目標考核辦法;召開政策解讀視頻會;組織“推進“三訪”“三增”;助力“六穩”“六保”專項勞動競賽;召開全省農商行競賽活動視頻動員會……”
今年以來,江蘇省農信聯社堅持以考核為導向,以競賽為抓手,聚集“六穩”“六保”打出“組合拳”,吹響“集結號”,號召全省62家農商行5.3萬名干部員工迅速行動起來,圍繞支持實體經濟,緊扣“六穩”“六保”,聚智聚資聚力。
找準點線面 注入資金“硬通貨”
杜絕簡單的“大水漫灌”。全省農商行堅持從供給側入手,實施點、線、面結合,提高資金運用的貼合度、精準度。截至6月末,江蘇省農商行系統貸款客戶總數達270.9萬戶,比年初凈增18.5萬戶,支持實體貸款余額達1.61萬億元,比年初凈增1348.3億元。
找準“點”精準切入。東方農商行突出抗疫物資生產流通企業,開展“清單式”對接,運用抗“疫”專項貸款幫助小微企業發展壯大。儀征農商行緊盯制造業,加大中長期貸款投放,實現制造業貸款增量擴面。江南農商行創新“外貿貸”,今年來累計發放貸款166筆、5.9億元,幫助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南通農商行開展外貿企業走訪幫扶活動,上半年對86家外貿企業貸款17.2億元,幫助復產轉產,穩定出口,開拓國內市場。
抓住“鏈”導流資金。從幫助“一個”向扶持“一串”轉變,抓住核心企業、龍頭企業,主動配套產業鏈、供應鏈,實施全鏈條、全周期金融供給,幫助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保障經濟良性循環。沛縣漢龍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發自內心地說“這150萬元貸款真是‘及時雨’!”。漢龍是一家集食用菌培育、推廣、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農業龍頭企業。沛縣農商行運用“惠農貸”幫助該企業復產,實現266人返崗,并帶動1220家農戶種植食用菌,增加收入。如皋農商行積極探索農業產業鏈金融,支持黑塌菜和黑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農戶24戶,授信總額5893萬元。
兼顧“面”擴大普惠。對城區,運用“網格營銷+微貸技術”,支持自主創業,助力搞活經濟,拉動消費。“沒有農商行的支持,我這小店可能就開不下去了!”90后的倪女士感嘆。得益于海門農商行的小店經濟扶持計劃,她的披薩小店熬過疫情影響,生意越做越紅火。對農村,運用“整村授信+陽光e貸”,支持農民以及農村各類新型經濟主體發展種養殖業,保住農業基本盤,助力增產增收。新沂農商行重點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截至6月末,已發放相關貸款1900余戶,金額為3.9億元,其中“生豬養殖貸”1500余戶,金融為1.1億元。
聚焦“煩心事” 下真功夫實功夫
推廣“融資暢通”工程。江蘇省農信聯社引領各基層農商行增強大局意識,強化責任擔當,瞄準企業的“揪心事”“煩心事”紓困解難,讓各類經濟主體好貸款、貸好款。
聚焦“貸款貴”熱點。江蘇省農信聯社對各類中小微企業,尤其是以制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全面實施減費降息,以農商行過“緊日子”換取企業民生過“好日子”。今年以來全省農商行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74個百分點,累計減免貸款利息19.4億元,惠及5.9萬中小微企業;累計減免手續費等相關費用3898.3萬元,惠及7.6萬中小微企業。
疏通“融資難”堵點。東臺農商行不斷更新理念、降低“門檻”,通過適當配套“增信貸”、“押余貸”,推廣“金東e貸”等信用貸款,為中小微企業引入更多資金“活水”,截至6月末,該行已發放純信用貸款2.2萬筆、16.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1萬筆、7.2億元。阜寧農商行深化與省農業擔保公司、省信用擔保公司的合作,并與縣經濟開發區、市信保基金分別簽訂合作協議,為轄內企業提供增信支持。截至6月末,全省農商行與省農擔合作業務余額達72.2億元,占全省在保業務規模的61.3%。
化解“周轉壓力大”難點。江蘇省農信聯社堅持“保企業就是保銀行”,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交通運輸、批發零售、文化娛樂、住宿餐飲等行業,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綜合運用展期、借新還舊、調整還款計劃等方式給予延期續貸支持。截至6月末,全省農商行已累計辦理臨時性延期還本(含展期)4047戶、貸款124.3億元,臨時性延期付息1533戶,貸款191.7億元;累計辦理無還本轉續貸4432戶,貸款188.7億元,有效化解了中小微企業轉貸倒貸難題。
突出“有溫度” 讓服務接地氣冒熱氣
變“應急之舉”為“長久之策”。全省農商行切實改變階段性“一陣風”營銷模式,常態化走訪對接、外拓營銷,推動存量增貸、首貸拓面。東臺農商行以“金東先鋒”品牌創建為抓手,充分發揚“背包銀行”精神,每天確保有200名客戶經理在外,借助移動運營系統敲門營銷,上門送貸。
從“見面辦”向“掌上辦”升級。針對疫情影響,運用科技賦能,江蘇省農信聯社加快“不見面”“無接觸”金融產品服務開發,創新上線“云柜臺”,開發推廣“陽光e貸”等“e金融”產品,借助手機銀行、微信平臺,打造在線服務閉環,幫助客戶掌上快速獲取存、貸、匯、理財等綜合化的金融服務。
從“封閉式”向“開放式”迭代。江蘇省農信聯社積極構建生態銀行,加強異業聯盟,跨界融合,打造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服務生態。端午節,龍蝦季,九城聯動,產地直供!看“摘楊梅直播”領優惠券,買剛下樹鮮貨,順豐冷鏈包郵……留意“江蘇轄區農商銀行”公眾號可以發現,自今年4月份起,省聯社創新推廣“E路由我”互金平臺,組織“青春飛揚,E路有好品”主題營銷活動,全省農商行紛紛行動,吸引商戶入駐線上“擺攤”,運用直銷、直播,為企業、商戶提供暖心“帶貨”服務,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活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