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沭陽農商銀行:聚力提升城市管理中的“農商力量”
更新時間:2023-08-23
客戶在哪里,黨建共建就延伸到哪里。沭陽農商行黨委堅持向中心聚焦、為大局聚力,拓寬“朋友圈”,黨建共建多點開花。為更好地服務城區商戶、新市民群體,該行黨委主動與沭陽縣城管局黨組黨建共建,聯手打造“以‘誠’管城?以‘誠’為金”黨建共建品牌。
一、聚圓心、延半徑、攜手共畫“同心圓”
理念契合,基礎牢固。農商行作為地方金融主力軍,堅持“金融為民、為民利企”服務“兩小”,離大地近、與百姓親。城管局踐行為民服務理念,堅持“城管為民、為民管城”,讓城市更美好、更宜居。雙方理念高度契合,為黨建共建奠定了基礎。雙方都是以“民心”為圓心,黨建共建,有效發揮優勢,把“同心圓”描繪得更好更圓。
模式相似,同向發力。農商行立足網點服務就近原則,將城區劃分為10個網格,以“人在網中走,檔在格中建,格格有服務”為指導,促進信息對稱、業務提效。城管局以街道為單元劃定7個責任網格,將片區中隊分配其中, 定格、定人、定責,負責信息收集、環衛保潔、市容市貌管理。雙方共建、兩網融合,整合了資源,實現了優勢互補。
任務互補,深度融合。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金融服務、城市管理的共同追求,農商行精心打造親民金融“服務圈”,依托零售資源稟賦優勢,聚焦新市民群體金融需求進商圈、進園區、進社區。城管局立足職能,設立“沭陽八點半·繁華花鄉經濟”“瓜田李下”服務品牌,助力新市民創業就業。
二、搭平臺、建機制,打好共建“組合拳”
推進組織共建。黨建強,引領力就強。雙方黨組織圍繞共建目標、共建內容、共建機制,通過資源共享、活動共辦、工作共推等方式,構建共融共贏新格局。
強化考核共做。將結對共建納入雙方基層黨建考核,作為評先評優重要依據。注重發現培植共建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以點帶面,總結推廣經驗做法,為雙方基層同志立標桿、樹榜樣。
推動機制共融。雙方從黨委到支部層層結對,策劃開展“組織聯建”“陣地聯享”“黨課聯學”“活動互聯”,先后建立了黨建聯絡、信息共享、互聯互通等機制,促進黨建共建工作常態化長效化。明確分管黨建領導為黨委層面聯系人,溝通督促共建任務落實,及時發現共建工作新情況新問題。 明確農商行普惠金融部、城管局辦公室負責人為具體聯動人,對接共建活動、服務內容、金融需求。明確網點、業務部負責人,城管隊長為基層結對聯絡人,帶領各自主體聯動互動。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網點、業務部負責人與城管中隊長結對,客戶經理、運營主管與城管隊員結對,攜手掃街掃市場。5月末,網格走訪覆蓋商戶8000多戶,促進辦理電子產品4300多個。
推動協作共贏。雙方以共建聯建為依托、以網格服務為抓手,持續推進農商服務融入城市管理。農商行在城區各網點,配齊休息桌椅、微波爐、飲水機、手機充電器,為環衛工人、城管隊員提供渴了喝杯水、累了歇歇腳、飯菜涼了熱一熱服務。研發“城市管理+金融+互聯網+客戶”綜合服務平臺、維修基金收繳平臺、城市管理違章處理APP,既助力智慧城管也沉淀了資金。6月末,物業費監管賬戶已沉淀資金398萬元,維修基金收繳平臺沉淀資金3.1億元,年末將超過5億元。依托城管智慧信用管理系統,引入誠信評價、文明經營積分機制,為優質商戶定制優惠金融產品,營造比誠信講文明氛圍。目前,農商行已收集4838戶優質商戶信息,授信3723戶、28.72億元,用信19.2億元。
三、樹品牌、強聯動,繪出共贏“新圖景”
共塑一個品牌。農商行積極引導公眾增強誠信意識,營造“以‘誠’為金”金融生態。城管局將信用建設融入城市管理,探索“以‘誠’管城”模式。“誠”成了雙方共有目標。雙方通過網格服務、定制產品、誠信商戶選樹等方式,共同打造“以‘誠’管城·以‘誠’為金”品牌,內聚正能量,外樹好形象。
融合雙方網格。共建以來,55名客戶經理進駐街道社區,讓農商人融入“城管網格”,300多名城管隊員引入“金融網格”,在城市管理中融入人性化金融服務。“金融網格”與“城管網格”兩網融合、優勢互補,將商戶、新市民群體“網”進網格,實現了服務“零距離”。
實現三贏局面。一贏:突破走訪限制。扭轉進不去樓、敲不開門的被動,打通了農商行對新市民群體的信息瓶頸,緩解了因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導致的金融服務不充分問題。二贏:重塑城管形象。城市管理融入金融服務,在城管部門的牽線搭橋下,客戶經理主動上門,為客戶提供信貸服務。三贏:提升共建形象。農商行、城管局推進人員下沉,發揚“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新時代背包精神,讓城市管理、金融服務更有溫度。
下一步,雙方黨組織將圍繞共建共享、網格共管思路,創新城市管理+金融服務,打造可推廣、可復制的黨建共建樣板。(徐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