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陰農商銀行:踐行普惠金融 服務實體經濟
更新時間:2024-12-19
近年來,江陰農商銀行始終堅持金融工作的人民性,把普惠金融發展作為全行的戰略性工作推進,全力服務好鄉村振興,在助力小微企業成長壯大、城鄉百姓富裕幸福的同時,實現自身存貸穩步攀升。至10月末,該行對公實體貸款較年初凈增55億元,增幅超7%,涉農與小微企業貸款占比超90%。
一、堅持黨建引領,細耕金融服務“責任田”
一是黨建引領業務發展。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及省聯社工作會議精神,第一時間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工作措施,深化黨建業務融合,扎實推進“卓越黨建”工作,啟動“一行一品”2.0基層黨建攀登計劃,以特色示范黨支部創建推動特色支行打造,以高水平的黨建工作引領高質量的業務發展。二是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立足地方經濟特點,堅定做小做散理念,深化拓展“做小做散“月月增”轉型行動,加大重點領域、民營和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扎實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至10月末累計發放民營企業貸款超700億元,占比約68%。三是大力落實紓困政策。制定個貸及普惠對公貸款紓困政策,動態更新紓困名單,根據貸款風險情況及時調整策略,目前受理個貸紓困近80戶,金額超8800萬元。今年以來累計申請支農支小再貸款超20億元,用于發放低利率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積極落實無還本續貸、降費減利等政策,新增公司類無還本續貸106筆,金額超4億元。
二、服務鄉村振興,寫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一是以線上化產品提升小微客戶獲得感。積極踐行做小做散戰略,推廣數字普惠貸款產品,以“e經營”“e消費”和“全澄易貸”三輪驅動,加快小微產品專業化、場景化、線上化轉型,扎實開展“精準走訪惠主體 量質齊升促發展”專項行動,推動增戶拓面賦能增效。至10月末,該行信貸客戶數8.87萬戶,較年初凈增1846戶,增幅2.12%,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92個百分點,在經營管理考評中該指標得分位列拓展類第二名。二是以數字化轉型提升普惠服務安全感。踐行全行數字化轉型戰略,成立數字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組,重點聚焦營銷數字化、風控數字化、管理數字化,協同推進全行數字化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圍繞以客戶為中心,加快推進數字化營銷體系建設,創新升級手機銀行5.0版和微信小程序,大力推進數幣試點與便民惠民服務融合共進,先后與江陰市融媒體中心、市教育局、市文廣體旅局開展合作,分類推進民生金融場景建設。三是以一站式服務提升城鄉居民幸福感。與市僑聯、市人民法院、市科技局等開展黨建聯盟,年內新增黨建聯盟15家。由全行37名優秀干部員工組成“三支隊伍”(金融顧問、金融村干、金融團干)服務全市鎮街經濟,建成30家“四務融合”金融便民服務示范點、開通手機銀行客戶數近109萬戶、三代社保卡換發覆蓋率近80%,基本上實現了“村村有服務、人人有賬戶”,普惠金融服務覆蓋率、可得性明顯提高。
三、聚焦重點領域,筑牢風險防范“防火墻”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注重標本兼治,落實“四早”(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措施,統籌做好關注類貸款的風險化解和逾期貸款、瑕疵貸款、不良貸款的監測分析,緊盯貸前、貸中、貸后各環節做好風險提示和預警,持續推進存量風險出清和不良資產處置。二是堅持“一戶一策”和“一類一策”相結合。綜合運用督促貨款回籠歸還貸款、催討貨款還貸、實施擔保人代償以及法律訴訟等手段,靈活制定大額不良貸款“一戶一策”和小額不良貸款“一類一策”化解處置方案,加快存量不良貸款處置進度。三是堅持嚴防嚴守和嚴懲嚴罰相結合。緊盯重點機構、重點領域、重點人員,不斷健全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嚴把信貸出口關,強化貸后管理,對發現的違規違紀違法行為,嚴格督促追責問責。嚴格落實普惠信貸盡職免責相關規定,進一步健全“四貸”長效機制,不斷激發金融服務實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王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