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泗陽農商銀行:與企同行 踐行“伙伴銀行”使命擔當
更新時間:2024-08-12
今年以來,泗陽農商銀行充分發揮地方法人機制靈活優勢,深入對接中小微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始終堅持做伴隨小微企業成長的伙伴銀行。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企業貸款余額56.4億元,比年初增加8.64億元,增速18.1%。
堅持黨建引領,建好外聯外拓“朋友圈”。一是政銀攜手,大力支持地方主導產業。聚焦地方主導產業,與縣稅務局、市場監管局、工信局、園區等開展結對共建,推動“整鏈授信”“整園授信”。積極溝通工商聯,加入各行業商會、協會等組織,利用成員單位角色,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實施客群畫像,實現批量營銷。至6月末,該行已授信規上企業343家,占全縣規上企業的61.9%,授信金額44.67億元,用信254戶,用信金額27.65億元。二是銀銀合作,積極參與重大項目建設。在發揮支農支小“主辦行”作用的同時,抓小不放大,緊跟政策導向,優選鄉村振興重點項目,加強同業合作,以“參與行”的身份審慎開展銀團貸款業務,目前已支持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4.2億元。三是異業聯盟,創新打造業務雙贏模式。秉承強強聯合、抱團發展理念,與各行業龍頭企業打造多場景異業聯盟。如聚焦特色農業產業,加強與省農擔合作力度,實施產品聯創、客戶互薦、業務共推,已發放相關貸款317戶、2.47億元;與水電氣、醫療衛生等民生保障龍頭企業開展深度戰略合作,用好龍頭企業資源優勢,公私聯動發展,實現代扣代繳超20萬人。與在當地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商戶合作,豐富高價值客戶權益體系,實現雙向引流。
聚焦企業需求,備好綜合服務“工具箱”。一是開辟綠色通道。為更快更高效地服務企業,該行緊密聯系地方招商部門,強化源頭對接,并與縣行政審批局攜手打造“農商·蘇服辦”政銀合作網點,對于新注冊的企業開通綠色金融通道,在總行營業大廳,企業從營業執照申請、章印刻制、稅務套餐辦理、營業執照領取到銀行賬戶開立、信貸業務咨詢與申請、不動產登記等業務,均可享受“一條龍”服務,大大降低企業時間成本。二是強化產品創新。本著“企業需要什么,我們就生產什么”的服務理念,在企業廠房建設期,為企業量身定制“工業廠房貸”,做到“簽約即授信、開工可提款”,目前已發放25戶、余額2.81億元;在企業正常生產后,根據企業生產需要提供流動資金貸款服務,配套推出“小微貸”“蘇科貸”“蘇質貸”“專精特新貸”等系列省級產品,為企業生產經營保駕護航。三是提供增值服務。充分借助省聯社大平臺以及該行自身專業團隊優勢,從法律、科技、財務、渠道等多方面為企業提供多元化組合服務,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如以系統建設、智慧服務為連接點,提供定制化內部經營管理類系統的研發和系統支撐,銀企雙方形成信息互通和共享機制,建立從信息到信任再到信用的良性合作關系。
強化人才建設,筑好人力資源的“新高地”。一是豐富人才儲備。完善人才庫機制,開展對公客戶經理、對公調查審批等崗位人才選拔,已累計選拔入庫11名。強化上下交流,逐步培養儲備一批專業知識和業務操作相兼容的復合型人才隊伍。二是注重素質提升。為對公條線人員開展對公營銷技巧、行業趨勢分析、政策解讀、貸款三查等系統化培訓,并通過“傳幫帶”模式,賦能實戰成效,鍛造專業強、效率高的對公服務團隊。三是做好考核傳導。針對“關鍵少數”,踐行鼓勵激勵機制,支行實施分層分類考核,按季動態調整,將評級結果與支行行長崗位工資、管理績效相掛鉤,對公直營團隊、考核管理部室則對標全省一流,通過設定考核目標值、完成比等方式分類管理績效,并配套排名獎勵、資源傾斜;針對普通員工,以奮斗者為本,定期公布業績與排名,實施對公客戶經理末位淘汰制,并對表現優異的提供多崗位鍛煉機會,發現培養管理型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讓奮斗者有為有位,進一步釋放隊伍活力,激活發展內驅力。(鄭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