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陰農商銀行:創新金融服務 勇當鄉村振興主力軍
更新時間:2018-05-25
江陰地處中國經濟發展前沿陣地,民營經濟發達,鄉鎮企業實力雄厚,素有“中國制造業第一縣”、A股市場“華夏第一縣”等美譽。黨的十九大強調,“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圍繞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規劃部署和目標任務,江陰農商銀行緊密結合“三農”金融需求,充分發揮本土法人優勢,積極創新服務方式,大力支持鄉鎮中小微企業、規?;r業、特色農業等,有力助推鄉村振興,充分發揮了“三農”金融服務主力軍的作用。至2018年3月末,全行各項貸款余額554.11億元,在江陰全市的信貸市場份額排名第一;涉農貸款余額412.87億元,占全行貸款余額的比例達74.51%。
創新服務手段,做產業發展的“助推器”
深入推進“陽光信貸”活動。創新升級“陽光信貸”內涵,積極開展“陽光信貸”再走訪活動,將深入推進“陽光信貸”工作作為緩解“三農”融資難題、增量擴面小微企業的關鍵舉措?;鶎又芯o密銀政合作,積極對接地方政府、村委、供電等部門,獲取企業的開票銷售、納稅、用電等數據,并結合內部數據,篩選走訪企業名單,著力提升金融服務的普惠度和精準度。同時,主動轉變營銷理念,從個體營銷向集體營銷轉變、從零散營銷向網格化營銷轉變、從零碎信息獲客向綜合信息獲客轉變,創新打造五大營銷新模式,著力為企業提供更加貼心的金融服務。通過全面走訪、深入調研,服務地方經濟的能力得到有力提升。至2018年3月末,全行建檔企業客戶達46149戶,授信企業2649戶,用信金額461.48億元。
全力打造小微服務快通道。采用事業部模式,設立“江銀快貸”小微企業服務平臺,由專業團隊負責運作,研發專項信貸產品,服務鄉鎮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市民百姓等,滿足其流動資金、固定資產投資及消費等方面的融資需求,推動全行小微貸業務的專業化、規?;?、品牌化發展。快貸中心每周定期安排小微客戶經理深入鄉鎮,為客戶提供快捷便利的融資服務。至2018年3月末,快貸中心累計辦理業務8450筆,授信余額28.26億元,用信余額21.17億元。同時,加強銀政合作,成為江陰市中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主要合作銀行,放大信貸配套規模,實行全流程服務和名單制管理,優惠貸款利率,實施風險共擔機制,支持創新創業,推出科技型、進出口型、服務型、創新創業型等五大類30多項產品。至2018年3月末,全行累計發放資金池貸款客戶數達831戶,貸款余額18.05億元。
積極創新產品服務體系。針對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難題,該行積極探索適用于小微融資的各類擔保模式,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同時,不斷探索新型農業服務方式,引導農業結構調整,支持農業產業化規?;洜I。一是擴大抵質押范圍。推出存單質押、應收賬款質押、商標專用權質押、專利權質押、保單質押等新型擔保方式。二是廣挖他方數據。深化與地稅局、法院、公積金中心、商務局、科技局、保險公司等機構的合作,運用更多有效、真實數據信息作為企業增信依據,快速推出專項融資產品,降低企業融資門檻。三是探索新型農業服務方式。采用“名單制”管理,實行“一對一”服務,推廣“農業助力貸”,主動減負讓利,專門服務好家庭農場客戶。探索“公司+農戶”的貸款模式。利用資金紐帶,緊密農企關系,形成了扶持龍頭企業帶動農戶致富、扶持農戶促進企業發展的良好格局。至2018年3月末,該行支持家庭農場5戶,貸款余額710萬元;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7戶,貸款余額3130萬元;支持產業化龍頭企業9戶,貸款余額30490萬元。
踐行普惠金融,做民生金融的“建設者”
隨著城鄉一體化的深入推進,農村金融的需求日益旺盛和多元化,農村各類主體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持續增長,農民的金融意識不斷增強,面對不斷變化的鄉村金融環境,該行堅持以便民、利民、惠民為目標,加大農村資源投入力度,加速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普惠金融服務網絡,不斷提升鄉村金融服務的普惠型和便捷性,全力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目前,該行的網點遍布全市每個鄉鎮,是江陰地區網點最多、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的銀行。
不斷創新網點模式。深入推行流動銀行車“環行計劃”。根據基層支行出車申請,先后對全市上百家企業、醫院和校園進行宣傳走訪,并配合支行做好手機注冊、微信綁卡等多項業務。至2018年3月末,共有超過2萬人通過流動銀行車辦理了金融業務,有效緩解了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難題。與此同時,采用無線網絡連接技術,推出移動終端設備,有效打破了網點設置、營業時間等外在限制,進一步延伸了銀行的服務網絡,受到了廣大客戶的一致好評。目前,該行37家分支行均配備了移動終端設備,已為近萬名客戶辦理了上門金融服務。
積極開展跨界互聯。加強與騰訊、支付寶、蘋果公司等知名互聯網公司的合作,通過借助互聯網公司平臺,不斷優化快捷支付、信用卡申請、信用卡還款等功能,大力發展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等新型業務。目前,該行已與騰訊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成為首家騰訊互聯網+金融實踐基地,推出了微信支付、微信搖周邊、微信提現、理財通安全卡等業務;與蘋果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正式上線ApplePay業務,實現了暨陽借、貸記卡接入ApplePay業務,進一步提升了持卡用戶支付體驗。至2018年3月末,該行累計拓展微信綁卡用戶23.53萬戶,微信交易筆數364.82萬筆,交易金額達16.04億元。
合作打造繳費通道。積極對接醫院、學校、電信公司、天力燃氣公司、江南水務等地方企事業單位,全力實現業務互通,共同搭建增值服務新平臺,促進金融與住、行、消費、健康管理和保障服務等領域的融合,竭力為老百姓提供“零距離”、“全覆蓋”服務。例如,創新推出“增值寶”業務,實現了企業網上購電、個人網上購天然氣的功能;積極推廣“校園繳費通”業務,對接“江陰教育”APP,服務江陰轄內學校與學生線上繳費;手機銀行新增“生活模塊”,添加話費充值、電費繳費、中石化油卡充值等功能。至2018年3月末,該行手機銀行用戶19.72萬戶,網上銀行用戶6.68萬戶,“收銀寶”用戶1.56萬戶,柜面替代率達90%。
對接三資系統,做鄉村治理的“陽光房”
江陰市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迅猛、實力雄厚。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村級集體經濟組織252個,村級總資產達267.63億元,村級財務年收支流動金額近50億元。如何有效監督這筆巨量資產和資金運營,成了一個新課題。該行積極參與江陰市農村三資系統平臺建設(以下簡稱“三資”系統),與市農工辦等單位緊密合作,以村集體銀行賬戶管理為切入點,共同構建“三資”賬戶結算和監管平臺。截至2018年3月,該行已為江陰轄內7個鄉鎮、共計102個自然行政村完成系統對接,預計2018年將基本覆蓋江陰轄內各自然行政村。
村級資金管理以往存在著“村會計付款申請難、村鎮會計付款及對賬操作煩、財務憑證填制工作量大、市鎮級領導監管難”等突出問題。“三資”系統的建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信息采集、處理和監督機制,實現了村級賬戶資金查詢、轉賬、對賬、審批的線上化處理,推進了農村資金結算的規范化、資金管理的集約化和財務對賬的自動化,大大提升了營運效益,形成了公開、透明、監管有力的農村“三資”管理體系,加強了對村干部權力的監管,有效促進了鄉村治理的“陽光化”。
(顧澄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