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承諾,他踐行了40年
更新時間:2021-07-29
“我就是一顆螺絲釘,組織將我安在哪里,我就在那里發光發熱。”40年前,當領導征求何永根對崗位安排的意見時,他作出了這么一句承諾,這個承諾,何永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注釋了40年。
都說客戶經理是最辛苦的崗位,不管周末、節假日,哪里有需求,哪里有業務,哪里就有客戶經理的身影。年輕時擔任信用社主任職務多年,年紀大了主動轉崗做客戶經理,雖然職務不一樣,但工作認真的勁頭絲毫不減。何永根說,既然選擇了農信事業,就應該堅定自己的選擇;既然選擇了當一名客戶經理,就應該時刻把客戶放在首位,無愧于心,無愧于人。
作為入行40年的老黨員,何永根深知客戶經理這個崗位的重要性,轉崗后一直兢兢業業、克己奉公,因工作踏實、業績突出,何永根多次被東臺農商銀行總行評選為“優秀客戶經理”“先進個人”,被省聯社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正是銀行的錢,我才沒有這個權力”
“何經理,這個款您就給放了吧,反正用的也不是您的錢,退一步海闊太空,大家將來也好做朋友嘛!”炎炎烈日下,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正對何永根“死纏爛打”,喋喋不休。“張先生,真是不好意思,我仔細調查過了,您這個貸款用途真不符合我們要求,正是銀行的錢,我才沒有這個權力。”
原來,家住東臺市安豐鎮九橋村的張某準備貸款30萬元,他通過各種信息媒介和宣傳渠道了解到東臺農商銀行貸款手續簡便、放款流程快,于是便通過宣傳單頁上的聯系方式聯系到了何永根。在何永根去張某家實地調查,以及通過周圍親戚、鄰居了解后發現,張某所借貸款將用于小額融資,可能屬于“高利貸”,不符合貸款申請用途,何永根果斷拒絕該筆業務。被拒絕后的張某仍不死心,相繼委托多位和何永根熟識的朋友說情,但還是被他嚴詞拒絕。
工作中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在人情與制度的碰撞中,無論是“初次照面”還是“熟面孔”,他始終堅持不能放就堅決不放的原則,有效遏制了一筆又一筆的隱形風險。
“去問問老何,他可能有辦法”
在同事眼中,這位笑容可掬的大叔就是一本信貸業務知識的“活字典”、一顆疑難問題的“定心丸”、一個和藹可親的“老前輩”。只要有他在,營業大廳里總少不了“老何,快來幫我看看這筆業務怎么操作啊?”“老何,這筆貸款業務的調查資料完整了嗎?您幫我看看。”對同事,他默默地做許多力所能及的事;對客戶,他堅持鼎力相助,做客戶的貼心人。
何永根常說:“每一位客戶經理都是代表銀行伸向客戶的友好之手。因此,客戶經理‘握住’的每筆業務都是銀行的寶貴財富。想客戶所想,急客戶所急,以專業知識為客戶排憂解難。”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所以不管是在工作了快三十年的富安支行,還是在新調整的安豐支行,他的業績都能在所屬單位內名列前茅。截至今年5月末,他管理的個人貸款較基數凈增1170萬元,較年初新增1320萬元,業績排名穩居安豐支行首位。
“老何,這次多謝您和東臺農商銀行,要不是您們的支持幫助,我這次真是遇到大麻煩了。”在接到東臺農商銀行10萬元的授信卡時,家住東臺市安豐鎮下灶村的高女士熱淚盈眶。今年,高女士做生意因規模擴大急需資金,這時她了解到東臺農商銀行已經連續兩年在東臺市各鎮村開展“整村授信”活動,立即通過村支書與何永根取得聯系。
何永根在接到電話后就騎上電動車,上門開展實地調查,看到高女士一家人愁眉不展的樣子,他一邊安慰他們,一邊幫他們想辦法,連夜加班把授信審批的手續準備好并提交到了授信審批部門。因業務熟稔、資料齊全,第二天上午就順利拿到了授信審批批復,下午就辦完授信卡,前后才不到2天的時間。在不斷的交流和熟識中,高女士也對這位為人樸實、辦事靠譜的農信大叔心生欽佩,自從有了第一次愉快的業務辦理經歷,現在她也和當地許多顧客一樣,遇到業務上、生意上的事,其口頭禪是:“去問問老何,他可能有辦法。”
“為了單位的事,連命也不要了”
“何經理,謝謝你經常給我普及不還貸款的危害,上次下大雪到我家的路上還摔傷了,真不好意思了。這是本金加逾期的利息,總共118000元,您收好。”在2020年新歷年即將到來的最后一天,孫某將報紙包著的11萬多元現金塞在了何永根的手中。說起這筆貸款,從逾期第一天起,何永根已經連續跟蹤了8個月。
原來,2019年6月,客戶孫某的貸款到期了,但一直在外打工的他因為投資虧損,便拒絕歸還貸款。何永根和同事一起多次自駕車去無錫的打工地上門催貸,但是都沒有遇到人。即便這樣,何永根也沒有放棄,一直用電話保持聯系,還不時將不歸還貸款的危害和影響以短信形式發到孫某的手機上,并一直默默打聽和關注孫某的最新動向。
終于在臨近春節的時候,何永根通過村支書了解到孫某回家過年,并且人已經到達家中。這時外面正下著鵝毛大雪,村里面的路也不全是平坦的水泥路,大雪混著泥土又濕又滑,一個不小心摔了個滿身泥,資料撒了一地,腿也被電瓶車壓住當時就站不起來了。
一心只想著趕緊到目的地的他,顧不得身上的傷痛,扶起電瓶車,強忍疼痛繼續前行。當孫某看見一身泥濘、甚至有點狼狽的何永根站在自家門口時驚訝不已,羞愧難當,當場承諾打工款一到卡上就去把貸款還了。終于在年三十的時候,孫某帶著自己的務工款和親戚朋友湊的錢把貸款歸還到位,將這筆不良貸款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事后,妻子嗔怪何永根:“為了單位的事,連命也不要了!”
“拼一個春夏秋冬,贏一個無悔人生。”這是一個老黨員、老農信人的人生格言,在何永根心里,他始終牢記共產黨員的身份,將為農信事業發展作貢獻看作自己的使命,將為農信事業多奉獻看作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一生只求無愧于黨的培養、無愧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無論身處何位,都會心系農信事業發展,盡心盡力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東臺農商銀行/周陳驥 何亞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