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香甜的年味》
更新時間:2025-01-23
俗話說進了臘月就是年,這話說得不錯,日子進臘月了,在外面打工的人陸陸續續的回來了。一身新衣打扮,走在村里和人打招呼,村里的人總會打趣幾句,回來過年啦,今年一定沒少掙吧,于是沉寂一整年的小村,傳出了久違的笑聲,過入臘月,小村就開始熱鬧起來了。
“小孩小孩你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兒要頂新氈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襖……”每當聽到這首歌謠,一種熱騰騰的日子便撲面而來,過年就在孩子的歡呼中、大人的忙碌中臨近了。
新年,是壓歲錢、新年畫、紅窗花、糖葫蘆;新年,是雞鴨魚肉、各色糖果糕點;新年,是鄉村與城市尋找鄉愁的源頭,是流浪人想家的日子;新年,是雪花中的寒梅香,是早春中的報春花;新年,是外出打工者回家的路,是老人們盼團圓溫馨的畫面。
懷念小時候的年味,一進入臘月,鄉下就開始有了濃濃的年味,空氣里到處洋溢著吉祥喜氣的氛圍,街道兩旁,紅紅的燈籠,紅紅的春聯,紅紅的福字,開始走進千家萬戶,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預示著新年愈來愈近了,新年的味道愈加濃厚。
每年臘八節過后,年味就彌漫著大街小巷。大人們就開始采購年貨了。吃的、穿的、用的。年邁母親騎著三輪車,一趟趟地穿梭在家鄉的土路上,紅鯉魚、豬后腿、花生油、香腸、牛肉、羊肉、瓜子花生水果糖,大糕年糕桂花糕,豬肉牛肉雞鴨魚,召喚著人們靈敏的味蕾,吸引著人們敏銳的目光。各種風味的現炒瓜子干果冒著熱氣,香味飄在寒風里,直撲心脾;各種各樣的春聯門福,大大小小,映入眼簾。每個攤子前面都擠滿了人,看的,挑的,買的,付錢的,一個接著一個。各種各樣的衣服,大人的,小孩的,老人的,一排一排掛滿了長街,光鮮奪目。
人挨人,人擠人,臘月里的年集一次比一次熱鬧。也許一年當中,大家所有的積蓄都用在購買年貨中,集上好像全是人,年輕的,年老的,大的,小的,個個手都沒閑著,提滿了東西,看著又重又沉,似乎都要拿不動了,這些東西就像是免費送似的。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響成一片。
兒時,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就是過年,因為過年的日子,是真正的幾天好日子。所以,那時的過年,濃濃的年味里包含著期待與憧憬,那時的年味是香甜溫暖,美滿幸福,喜慶吉祥,其樂融融的,對于我來說,就是藏在一碗粥里,一件新衣服里,一串鞭炮聲中和一桌豐盛的團圓飯里。
如今過年,不管身在哪里,不管路途有多遙遠,哪怕大雪封門,只要過年了,我都要趕回去,推開門,喝一碗母親親手熬的粥,便是我回家的動力,圍坐在母親的身邊,和母親聊聊家常,下廚為老人家做上幾道拿手菜,讓他們吃出親情相伴的香甜來,這樣的日子,會讓我覺得每一天都過得溫暖踏實。(沭陽農商銀行 胡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