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秋日勝春朝》
更新時間:2024-11-06
蘇北秋日的氣溫急轉直下,蕭瑟的景象往往會觸發人們內心的憂傷情緒。每當我誦讀劉禹錫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這句詩,便會激勵我重新審視秋日獨特的魅力與價值。或許在大多數人眼中,秋天是蕭條、寂寥的象征,但當我們用心去感受、去發現,便會領略到秋日那勝過春天的美好景致與深刻意蘊。
與春天的朦朧柔和不同,秋日的天空多了一份澄澈與爽朗,讓人的心境也隨之開闊。陽光不再熾熱濃烈,而是變得溫和而醇厚,灑在大地上,給萬物都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走進秋日的山林,樹葉漸漸染上金黃與火紅的色彩,漫山遍野,層林盡染,仿佛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秋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像是大自然奏響的一曲美妙樂章。偶爾有幾片樹葉飄落,宛如翩翩起舞的蝴蝶,輕盈而優雅。這落葉并非生命的終結,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回歸大地,為來年的新生積蓄力量。
田野里,金黃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著,在秋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豐收的喜悅。農民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秋天是收獲的季節,那一片片金黃的稻田、一筐筐飽滿的果實,是大自然給予人類辛勤勞作的最好回報。與春天播種時的希望相比,秋天的收獲更讓人感到踏實和滿足。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對秋天情有獨鐘,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佳作。從王維的“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到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從蘇軾的“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到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這些詩句或描繪秋日的美景,或抒發秋日的情思,讓秋天充滿了詩意與韻味。
中秋節是秋天的重要節日之一,它承載著團圓、感恩的美好寓意。在這一天,人們闔家團聚,一起賞月、吃月餅,共享天倫之樂。那一輪皎潔的明月,高懸在夜空,照亮了人們的心田,也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此外,重陽節也是秋日的傳統節日,人們登高望遠、插茱萸、賞菊花,傳承著尊老敬老的美德,同時也在秋日的美景中感受著生命的活力與堅韌。
秋天不僅帶給我們美的享受和文化的熏陶,還能引發我們對人生的深刻思考。秋天的萬物凋零,讓我們明白生命的輪回與無常,提醒我們珍惜當下的時光。正如樹葉在秋天飄落,但它們在春天又會重新發芽生長,人生也有起有落,我們應在挫折中保持樂觀,在收獲時懂得感恩。
秋日的寧靜與深沉,也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反思自己的內心。在喧囂的塵世中,我們常常忙碌而迷失,而秋天就像一位智者,用它的靜謐引導我們回歸內心的平靜,審視自己的生活,重新尋找前進的方向。它告訴我們,人生不僅僅是追求外在的繁華與熱鬧,更要有內心的充實與安寧。
“秋日勝春朝”,它勝在那獨特的自然之美,勝在那深厚的文化韻味,更勝在它給予我們的人生感悟。讓我們在這個秋天,放慢腳步,用心去感受它的美好,汲取它的力量,讓生命如秋日一般,綻放出獨特的光彩。(東海農商銀行 李敬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