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山農商銀行:健全銀行案件防控體系 強化行為排查科技手段
更新時間:2024-03-29
近年來,昆山農商銀行致力于案件防控體系建設和科技手段綜合運用,逐步實現了案防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側重案件風險源頭治理,實行全鏈條預防,而非事后處置。
構建案防“五項機制”,完善案防體系化建設。一是健全“報告制”。掌握員工基本信息,將員工申報與編內外員工背景調查相結合,把好員工“準入關”。建立員工合規檔案1800余份。二是建立“包干制”。全面完善員工合規承諾、面談家訪,抓住干部對下屬員工的案防管理職責,形成案防網格區。三是落實“排查制”。深入開展現場檢查與非現場監測,形成問題清單。四是深入“監測制”。上線員工行為監測模型建設60條,挖掘異常行為可疑數據。五是強化“學習制”。通過定期“制度題庫”“移動微考試”等方式提升合規從業意識,開展以部室、支行為單位的廣泛學習,累計考試75場次、練習84場次。
突出監測重點內容,開展案防針對性排查。一是堅持非現場和現場相結合,加強重點機構排查。每年公布5家《重點機構排查名單》,通過監測模型和非現場數據分析,結合現場排查和業務抽查,排查重點機構員工從業情況。二是堅持業務與非業務行為相貫通,加強重點崗位排查。聚焦違規行為較多崗位、業績異常崗位,開展重點關注與排查,如代客操作、非正常資金往來等。三是堅持流程和執行監督相融合,加強重點業務排查。加強對信貸業務、資金、互聯網貸款、票據、理財等重點領域的排查,重點排查業務流程與執行的有效性監督。
創新工具綜合運用,實現案防數字化轉型。一是數字化呈現。實現“面談家訪、案防承諾登記、案防臺賬、員工異常排查、案件風險報告、員工互保”等各類功能全面線上化,提升案防管理效能。二是數字化監測。員工行為監測模型有效運用,建立“點-面-點”排查機制,將員工行為監測模型可疑數據情況納入年度考核,優化迭代存量規則及新增規則,通過針對疑點數據提交或下發《可疑報告》《合規案防管理建議書》《整改通知書》《情況反饋書》《風險提示》,顯著減少案件風險隱患。三是數字化分析。通過分析案防異常數據,健全覆蓋全行資金、信貸、運營、電子銀行等全部條線的“查改罰評”閉環管理流程,最大限度開展問題根源整治、屢查屢犯問題分析、日常流程優化等工作。(李丹 嚴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