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陰農商銀行:支持民營經濟 拓寬服務半徑
更新時間:2024-04-09
江陰農商銀行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積極推進普惠金融,在“千萬工程”指引下深耕民營企業沃土,勇當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主力軍、排頭兵。
一、厚植供應鏈金融沃土,打造銀企合作“共贏鏈”。一是打造供應鏈融資服務平臺。利用新一代金融科技開發智能風險控制系統,實現篩選、風評、授信、簽約、放款、支付、跟蹤、回收全流程風險管理,加大融資支持,降低融資門檻,拓寬融資渠道。二是發揮核心企業增信效用。充分對接核心企業以及供應鏈各融資主體的信用數據,對交易數據、債項數據、物流數據等進行線上化、智能化的分析,為債權鏈上的小微企業借助核心企業信用實現應收賬款的快速低成本變現,無需提供其他抵質押物。三是實現應收賬款線上確權。改變以往民營企業融資需要提供的抵押擔保增信手段,以服務平臺應收賬款登記確認為載體,利用智能合約技術實現核心企業辦理應收賬款確權,實施全鏈征信,降低金融機構操作風險和管理成本,進而提升鏈上企業融資易得性,真正惠及鏈上民營企業。
二、聚焦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做民營企業“貼心人”。一是優化準入機制。優化信貸業務的調查、審查、審議、審批流程,科學設置信貸授權權限,減少不必要的申貸環節,對民營普惠類貸款開辟“綠色通道”,做到貸款優先受理、優先審批、優先發放;當前該行普惠類線下貸款,最快當天申請,當天發放;對于續貸類業務,平均續貸、轉貸期限為1.6天。二是提高辦貸效率。按照“簡化手續、提高效率、方便客戶”原則,全面整合、簡化客戶需要提供的紙質信貸資料,精簡非法律性材料,客戶基礎資料歸集由線下轉為線上,由客戶經理通過PAD上門實時采集、錄入;充分引入外部大數據,對民營企業財務、征信、工商等數據進行風險評估,有效的解決信息不對稱引發的問題,節省審批時長,提高辦貸效率。三是強化貸后服務。堅持深化對民營小微企業的貸后管理和服務,一方面堅持貸后定期回訪,深入了解企業融資后的需求,為企業發展解決難題;另一方面,打造智能化貸后管理平臺,對于風險可控、經營穩健、市場前景良好的企業,系統運用大數據自動跑批,完成智能化,線上化的貸后管理。
三、拓寬金融服務渠道,提高民營企業獲得感。一是首推線上“T+0”登記直通車。與江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攜手合作,創新開展“互聯網+不動產抵押登記”服務。雙方“空間共享、數據共享、資源共享”,首推“雙預告登記和抵押登記”銀行便民點一站式服務,啟用“銀行網申”系統,在手機銀行APP增設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模塊,在全省首推依托江陰農商行企業網銀實現貸款申請、對公抵押登記、線上提款全流程線上化,實現當天受理、當天審核、當天出證。二是啟用線上征信查詢。主動與國家市場監督總局申請,通過引入“電子營業執照”技術服務,利用外部微信小程序,規范企業信用主體的認證、授權、與人行的征信系統對接,實現全流程線上查詢電子化征信報告,讓企業省時省事又安心。三是打造賦強公證平臺。在全省首創“電子賦強公證項目”,通過將公證環節嵌入信貸業務流程,進一步強化融資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充分發揮銀行、企業、公證的聯動效應,通過線上化、無紙化的運作,充分控制和預防糾紛產生,為企業融資業務操作風險防控保駕護航。(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