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農商銀行:創新銀發運維場景 打造特色適老支行
更新時間:2024-03-29
近年來,為加快推進金融服務場景適老化改造,完善養老金融基礎服務體系,助力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淮安農商行主動創新銀發運維場景,精心打造“淮安農商銀行適老服務中心”,以非金融服務與金融服務的深度融合,夯實“養老金融”服務基石,持續擦亮“周到金融 家鄉銀行”金字招牌。
需求導向,量體裁衣改造物理場景。定制化打造服務環境,讓銀發客群享受“貼心、溫馨”的金融服務。一是突出“動線”無障礙。聚焦銀發客群行為特點,對適老服務中心進行全面無障礙改造。硬件方面,降低無障礙通道坡度,拓寬業務辦理綠色通道,STM區加設愛心沙發、服務指示牌等,柜臺兩側均架設扶手、移動填單臺,配全老花鏡度數,確保“取號、等待、辦理”三點一線通行無障礙。軟件方面,環動線布局燈光,增設便民服務箱、醫藥箱、飲水站,獨立劃分親子娛樂圈,入口處配置雨傘、拐杖、自動體外除顫器等,保障出行安全。二是突出“功能”全覆蓋。科學規劃業務辦理區、健康保健區、休閑活動區三大功能區域,形成“一個網點、兩個中心”的特色服務格局,即一個支行、一個業務辦理中心、一個特色服務中心樣板。業務辦理區確保現金、零錢充足,大堂經理全程服務。健康保健區引進血糖、血壓監測儀等健康設備,通過關注公眾號、朋友圈轉發、辦理業務等方式免費提供服務,拓寬引流渠道。休閑生活區精心設計理發室、健身室、棋牌室、讀書室等,實現“物理引客、留客”,讓老年客群“走進來、留下來、還要來”。三是突出“服務”更專業。成立適老化運營專業小組,明確分管行長為適老服務中心運營維護第一責任人,運營管理部、電子銀行部分別對柜面業務服務、重點適老活動負管理責任,區域性支行負責人統籌資源對接、日常活動開展等。積極對接老年大學、街道、社區、醫院,牽頭成立適老網點老年客群服務團隊,加強《金融助老服務規范》等文件學習,打造“1+99”全服務,做到頂層推動、專班運營、團隊保障,積極營造濃厚“敬老、愛老、助老”氛圍,全面推進適老服務中心服務不斷升級。
政策配套,常態長效豐富活動場景。堅持常態化開展特色活動,拓寬營銷服務維度。一是豐富日常娛樂活動。工作日免費開放夕陽悅享讀書區、E路有我體驗館、書畫創作區、象棋互動區,通過社區宣傳、走訪宣傳、口碑宣傳等方式持續擴大適老服務中心“知名度”,建立“雙‘銀’鄰里”關系,拉近老年客群與網點的心理距離,增加客戶粘性。二是豐富主題特色活動。聚焦老年反詐,警銀聯動按月、按季組織網絡反詐、金融知識講座等日常活動,形成警銀民“反詐聯盟”,強化客戶信賴度。聚焦社區服務,結合中秋、春節等節日時點、冬至等傳統節氣風俗,組織詩詞接龍活動、棋牌比賽、diy甜品制作等日常活動;與市文旅局等合作,在重陽節開展非遺香包展覽、品味重陽糕活動,獲取非遺客戶營銷清單,提升營銷成功率。三是豐富產品營銷活動。結合各活動,穿插式進行業務營銷拓展。加大一年期及活期存款等低成本存款營銷力度,上線R1、R2低風險理財產品,重點宣傳“全家福”“家鄉快貸”等記憶簡單、申請便捷的信貸產品,用客戶“口碑”對家庭中潛在客群進行滲透式營銷,多方面滿足老年客群金融需求。截至2月末,特色適老化支行儲蓄存款余額7.57億元,較同期凈增1.39億元,其中改造后凈增1.15億元,占比達82%。一年期存款較同期凈增3206萬元,其中改造后凈增2371萬元,占比達74%。
智慧升級,因客施策拓展支付場景。提高網點綜合服務效率,必然要求網點智能化程度與老年客戶使用需求精準對接。一是拓展民生政務場景。內置普惠金融服務點設備,全面開展三代社保卡換發,推動水電繳費、醫保繳費、蘇服辦等政務民生優先、快速服務。加強養老保險、養老理財等財富管理產品宣講,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代扣代繳協議簽約率。二是拓展消費購物場景。與市供銷社、農業農村局合作,搭建E路有我線下體驗館,優選本地特色農產品上線售賣,聯合周邊優質商戶,將食用油、大米、調味品、生活用品等實惠商品上架產品展示區,形成廳堂線上線下小商圈,拓寬吸儲渠道。延伸智慧醫療觸角,定制社保卡“愛心診療套餐”,減少老年人就醫成本,推動雙向獲客。三是拓展收單業務場景。結合網格化走訪,針對“銀發掌柜”全面配套收銀寶服務,建立“銀發掌柜”收單業務服務微信群,做到解決問題“無時差、零距離”。開展收單達標有禮活動,為符合條件的商戶配套“收單貸”“淮商快貸”等金融產品,提供“一攬子”服務,減少客戶“跑腿”次數。截至2月末,特色適老化支行社保卡換發9229張,卡內留存資金較同期凈增1528萬元,增幅29.38%。
專屬加載,多方聯動構建“銀養”場景。探索建立“銀醫養”結合的多方聯動機制,進一步深化“周到金融”品牌內涵。一是成立愛老敬老志愿者團隊。網點安排專人隨時對廳堂有需求的老年客群進行血糖和血壓的機器人自檢,同時配合社區做好孤寡老人、困難老人幫扶、節日慰問工作。總行成立專項資金幫助合作社區老年活動中心定向翻新,建立社區內“家鄉”專屬活動室,優化社區養老空間。與辣椒村等村集體合作,助力村集體敬老福利餐廳建設、務農老人農產品銷售。二是成立醫療機構義診團隊。與市衛健委合作,專班重點對接市伊甸園養老、康華百福護理院等養老機構,建立健康醫療網格化板塊,加大養老機構信貸支持力度。以推動鄉村養老機構發展為契機,著重拓展村衛生室等醫療服務點“智慧醫療”系統接入。聯合信貸合作養老機構,周邊藥房、社區醫院、眼科、牙科等專科醫院定期組織義診團隊,開展免費義診,健康講座等,踐行金融為民。三是成立老年大學金融分校。與淮陰區老年大學合作,落地淮陰老年大學淮安農商銀行分校,為銀發客群提供專屬課堂,設立“金融分校”專屬資金賬戶,確保“學費、獎學金”資金安全。增強與老年學生家屬們的交流互動,配合老師開展家訪行動,在豐富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推動金融知識、產品深度營銷。
下一步,淮安農商銀行將持續圍繞“百姓銀行”建設目標,進一步識別銀發客群需求側結構,創新創優金融產品,加大養老產業金融支持力度,打造更多“銀養”空間,推進“養老金融”供需適配,不斷提升“周到金融 家鄉銀行”品牌價值,全力創建適老化精品網點。(楊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