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盱眙農商銀行:堅定做小做散主方向 畫好“富農易貸”工筆畫
更新時間:2023-10-08
盱眙是典型的農業大縣,農村人口占比接近40%,農業產業創造了40%以上的經濟總量。對定位于支農支小的盱眙農商行而言,具有優越的區位條件及良好的產業基礎。
自“富農易貸”推廣以來,盱眙農商銀行將此產品作為落實做小做散戰略、助力鄉村振興的關鍵抓手,全力畫好“富農易貸”工筆畫。至8月末,“富農易貸”戶數、余額分別為25909戶、30.2億元,占比達49.9%、21%,進一步踐行支農支小、做小做散的宗旨。
深化推進舉措,讓“政策土壤”更加適配。一是爭取政策支持,在“能貸”上下功夫。積極向縣委、縣政府匯報,推動農戶授信覆蓋面、信用貸款增速等指標納入鎮街考核。與農業農村局簽訂戰略合作,各鎮街一把手參會,切實做到高位推動。縣委組織部選派24名支行長掛職鎮街農業工作副局長,配套考核評價辦法。二是強化宣傳推廣,在“知貸”上下功夫。推行“鎮長+行長”的模式,由鎮街牽頭開展“黨建+金融”網格共建工作,按照“提戶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的“三提三知”工作法,推介“富農易貸”產品、收集客戶融資需求。客戶經理每周不低于3個工作日、電話回訪不低于50戶,進行實地走訪和電話營銷,最多的客戶經理客戶新增達325戶。三是突出流程簡化,在“快貸”上下功夫。圍繞整村授信的真實性和可用性,每年一個主題,深化走訪動態調整授信額度,實現授信戶均額度逐步提升、客戶數據使用率提升、線上辦貸占比提升。根據近兩年數據統計,首次辦理貸款基本實現當日內辦結,正常周轉貸款平均在0.9個工作日內予以辦結,讓客戶只跑一趟銀行,全面提高信貸投放效率。
突出惠民利民,讓“雙向奔赴”更加活躍。一是主動讓利。按照不同客戶、產業資金周轉及回報率特征,分層分類制定基礎利率定價。結合客戶存款貢獻度、電子銀行產品開通數、信用質量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建立不同檔次利率定價模式。當前“富農易貸”加權平均利率6.24%,較以往下降206個BP。二是信用賦能。走訪了解客戶情況、摸清風險底數,進行分類施策。對因歷史原因形成的風險貸款,結合實際情況,通過盤活、代償等方式實現信用重塑。每年評選3000戶信用示范戶、10個信用示范村,推進信用環境打造,對產業發展好、征信好的農戶實施“梯度增信”,逐年上浮不低于20%授信額度。三是立足產業。立足盱眙生態資源稟賦,圍繞蝦稻共生、高效農業、園藝采摘、中草藥種植等12類產業聚集發展,發揮與農業農村局戰略合作優勢,對農戶按不同產業進行清單制跟蹤服務,把“黨建合作鏈”變成“富民增收鏈”。
建立管控機制,讓“真抓實干”更加有力。一是推進有效銜接。為提高授信額度的真實性與有效性,讓客戶經理敢授、敢訪,增強客戶無感授信的體驗感。要求“授信評議表”由管戶客戶經理和支行長簽字確認后予以歸檔成冊,作為預授信移交責任依據。二是加強過程督導。分解到每月應達進度,普惠部按日通報營銷進度,按旬總結營銷成果,按季兌現獎懲。對有下降趨勢的單位一次電話提醒、二次上門督導、三次約談警示,強化壓力傳導,確保工作按序時完成。三是突出考核引領。單列“富農易貸”戶數增長考核,建立基礎獎勵、支行完成獎、營銷之星獎三個獎勵檔次,營造“比學趕超”氛圍。在績效考核系統中,將“富農易貸”的計價標準高于普通貸款50%,全力激發客戶經理營銷積極性。(張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