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安農商銀行:聚焦實體經濟 踐行金融擔當
更新時間:2023-05-22
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海安農商銀行秉承“金融為民”初心,積極向上爭取規模和政策上的傾斜、努力調優信貸結構、有效降低融資成本、持續推動服務創新,全力支持制造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扶持小微企業,為推進地方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金融力量。截至4月末,該行實體貸款余額523.71億元,較年初凈增36.9億元,增長7.58個百分點。
聚焦主責主業,夯實“制造之基”
制造業是立市之本、強市之基,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定盤星”。海安農商銀行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十四五”規劃,堅定不移地服務“制造強市”這一中心目標,支持先進制造業做大做強。
近年來,該行主動加強與政府部門、工業園區、商會協會的對接服務,深入了解制造業企業經營狀況和服務需求,通過“一對一、面對面”服務,前中后臺相互支持,第一時間響應并提出解決方案。進一步嚴格貸款審批限時服務,優化貸款審批流程,提高貸款審批效率。
同時,該行根據當地產業特點,秉持“和合共生”的發展理念,準確定位、精準服務、穩中求進,形成了獨具特色服務制造業的“海安模式”。該行制造業貸款從2011年的36億元躍升至2023年4月末的253.48億元,增長超7倍,為海安打造長三角北翼最具競爭力產業高地提供了重要支撐。
引入金融活水,“潤澤”田間地頭
作為海安區域范圍內網點最多、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的地方法人銀行,一直以來,海安農商銀行始終把“金融為民”的責任扛在肩上。在省聯社、海安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人行、銀保監等部門監管指導下,主動融入海安黨政決策部署,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機制,深耕本土助力鄉村振興,持續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
該行黨委準確把握鄉村振興科學內涵,相繼出臺《關于支持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的意見》,從戰略高度優化支農支小頂層設計,有力保障鄉村振興大局中金融供給質量和水平。2022年末,該行普惠金融服務點實現210個村組全覆蓋。
該行黨委明確,2022年至2024年投入鄉村振興資金180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達160億元,實現農戶和小微企業經濟信息檔案全面覆蓋,全市農戶金融服務覆蓋率達100%,整村授信率達80%,授信簽約率達40%,全力打造讓地方黨委政府信賴、讓老百姓滿意的銀行。
回歸服務本源,澆灌“小微之林”
小微企業是保民生、保就業的重要抓手。海安農商銀行積極踐行責任和擔當,深入推進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以金融力量促進國民經濟“微循環”,通過優化辦貸流程、努力減費讓利、靈活期限管理等方式助力小微企業發展。
今年3月,該行與海安市交通運輸局開展戰略合作,雙方就加強黨建共建、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共推專屬信貸產品、服務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以及推動系統建設和數據共享等多方面內容進行深入交流,并就共同推進“四好農村路”養護管理、參與“數字交通”安全建設、支持網約車行業發展等具體項目達成合作共識。當天下午,該行就成功向海安某路橋公司發放首筆“四好農路貸”500萬元,向海安某物流公司發放首筆“交運易貸”100萬元。
同時,該行積極推廣“小微貸”“蘇科貸”等產品,延伸普惠金融業務受眾面。截至4月末,該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41.73億元,較年初新增13.92億元。2011年以來,該行連續十年榮獲江蘇省聯社等級管理5A級,多次榮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金融五一勞動獎狀和省級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起步之年。海安農商銀行將始終緊跟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堅守金融為民初心,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海安新實踐貢獻更多金融力量。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