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湖農商銀行:“銀團合作”助力有為青年大有可為
更新時間:2016-10-12 作者: 佚名
從2013年開始,在省聯社的指導下,金湖農商銀行積極參與銀行業金融機構優秀青年干部赴團縣委掛職試點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2015年,金湖農商銀行根據文件要求,選派黎城支行行長赴團縣委掛職,選派支行青年業務骨干赴鄉鎮團委掛職,續寫“銀團合作”精彩普惠篇章。經過一年多的推進,此項工作的成效更加明顯。在上級銀監部門和團組織的關心指導下,在金湖團縣委和農商行的直接幫助下,一些有為青年在各自的工作領域得以大有可為,創造了較為明顯的成績。
開發“青農貸”,為青年農民創業“施足肥”
陳忠山是金湖縣金北鎮的一名80后農民,從事靈芝種植。2015年初,當他打算注冊成立金湖縣堯靈果蔬種植家庭農場時,自有資金無法滿足需要。在基層掛職干部了解并匯報這一情況后,團縣委與金湖農商銀行聯合出臺了《金湖縣農村青年“青農貸”創業貸款實施辦法》,通過自然人保證擔保的方式,向陳忠山發放“青農貸”30萬元。一下子解了陳忠山的燃眉之急,被他稱為“創業路上的及時雨”。“青農貸”不僅讓有創業愿望和一定創業基礎的農村青年不再為創業資金而煩惱,更重要的是,其引入政府風險基金,貸款利率在農商行同期同檔次貸款利率基礎上下浮10%,為青年農民創業減輕了負擔。
2016年3月,以“青農貸”為載體,金湖農商銀行率先將陳忠山等創業青年納入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范圍,向需要支付新增流轉土地款的陳忠山貸款90萬元。在這筆貸款的支持下,陳忠山在原來流轉土地800多畝的基礎上又流轉了200多畝土地,用于蔬菜種植、靈芝培育。如今,他已帶動附近村組60多名農民創業,把靈芝和新鮮果蔬賣到了無錫、上海等地,年創產值達1200多萬元。
開展“銀團合作”工作以來,以“青農貸”為紐帶,以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為契機,金湖農商銀行共為全縣從事農副產品種植、養殖、淘寶電商銷售和高分子膜等高新科技創業青年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累計發放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達1.63億元,扶持農村創業青年2255人,培養農村
青年信用示范戶1724戶,通過提供金融培訓和金融服務等方式扶持致富帶頭人53人,幫助致富帶頭人創建農民專業合作社48個。
送金融知識下鄉,為多一份財富保障“上好鎖”
農村地區是普及金融知識的難點地區,也是重點地區。金湖農商銀行始終把普及農村地區金融知識作為履行社會職責的首要任務。開展“銀團合作”以來,金湖農商銀行與縣鄉兩級團組織合作,舉辦團干部金融知識培訓班,在每年的“3.15”和9月中旬集中開展“送金融知識下鄉”工作。
一是多渠道加大金融知識普及。平時,鄉鎮支行與鎮團委派出青年骨干組成聯合宣傳小組,在農村趕集和重大節日期間,利用發放宣傳折頁、拉橫幅、群發短信、墻體廣告和金融知識宣講等形式,向農民宣傳識別假幣、防范非法集資、防范電信詐騙和通過正規渠道貸款等知識,介紹銀行業金融機構“七不準、四公開”規定和金湖農商銀行服務熱線和監督電話,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二是重點防范農戶因騙致貧。針對農村涉銀電信詐騙防范薄弱環節,聯合宣傳小組根據農商行柜臺防范電信詐騙堵截到的線索,不定期地下鄉宣傳防范要點,提醒農戶莫貪便宜、不輕信補貼和恐嚇,并送上便民聯系卡,及時聯合網點大堂經理加強ATM和柜面異常跨行轉賬匯款的核實與堵截工作,較好地保證了老百姓的“血汗錢”不被騙走。聯合宣傳小組中有多人先后因堵截電信詐騙而被縣見義勇為基金表彰獎勵。
至目前,已累計舉辦集中金融知識宣講活動635場次,發放宣傳材料4萬份,舉辦縣鄉團干部金融知識培訓班11個,培訓縣鄉團干部31人。
深入推進合作,為基層團組織充實工作力量和資源
在金湖,每一項團組織活動可以說都不乏“銀團合作”在推動。金湖農商銀行掛職干部積極參與團縣委各項工作會議,對接工作部署,利用農商行人熟、地熟、情況熟和與廣大企業聯系緊密的雙重優勢,組織開展多層次較大范圍、較具影響力的銀團、銀地、企地青年活動。
一是捐崗助學,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2016年暑期,金湖農商銀行招募家庭經濟狀況稍差的金湖籍在校大學生60名,從事“普惠金融知識宣傳崗”,積極響應團縣委“捐崗助學”活動。活動期間,60名大學生被分成16個小組,分配至各中心鎮和城區網點,并以組為單位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勞動競賽,重點開展宣傳金融知識、收集“陽光信貸”基礎資料、普及電子銀行產品等活動。活動結束后,金湖農商銀行根據實踐表現,給每人發放1000-2500元不等的助學獎金。
二是企地聯誼,促進單身青年交流。幫助青年解決單身問題體現了團組織對廣大青年人身大事的關心。金湖農商銀行在積極動員本行單身青年參加的同時,努力聯系一些經常開展業務往來的經營良好的企業,幫助他們發動青年員工報名參加聯誼活動,并為活動提供場地、獎品等一些適當的贊助,促成了多位“有情人”成為眷屬。
三是奉獻愛心,關心留守兒童成長。由兼任鄉鎮團委副書記的青年骨干擔當留守兒童愛心哥哥、姐姐,實施“一對一”關愛,定期走訪慰問關愛對象,及時為他們送上文具、課本、玩具等物品,幫助3名意志消沉、負面情緒較重的少年兒童開展心理疏導,在學習生活上關心他們的成長,幫助他們順利升入高中。
(吳仁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