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興農商銀行:優化創新 探索惠農服務新模式
更新時間:2016-09-29 作者: 佚名
近日,無錫市首家惠農擔保公司——宜興市芳橋惠農擔保有限公司在芳橋街道成立。在成立儀式上,宜興農商行借助擔保公司的擔保,向農業合作社、農家樂等6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共計授信200萬元,用于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支持“三農”產業發展。近年來,隨著“三農”產業的不斷發展,涉農金融服務不再單純集中于“農戶”,尤其像蘇南產業化、集約化生產模式較為發達的地區,涉農金融機構需要在目標市場、產品創新、服務提升方面更多向各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作為宜興區域最大的涉農金融機構,宜興農商行堅持“三農”市場定位,在惠農服務方面進行了不斷探索。
一、精準把握縣域“三農”發展趨勢,做普惠金融的踐行者和推動者。宜興地區“三農”產業較為發達,目前有家庭農場437戶,農業合作社246戶,農業龍頭企業221戶。近年來,宜興農商行在堅持“三農”市場定位的基礎上,不斷調整支農惠農方向,主動策應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現代化,做好基礎性支農工作。一是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趨勢,不斷改進對農村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著力助推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加工、流通、服務有機結合,加大對農產品網上銷售、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信貸支持力度。二是持續跟進城鎮化發展進程中的居民消費需求,大力拓展居民消費貸款和零售類貸款。三是適度支持農田改造、水利、農機農藝配套等產業和城鎮環境改造、村莊環境改善,積極支持文化企業與農村養老服務、休閑旅游等產業。
二、堅持產品與機制優化創新,不斷提升精準服務能力。一是借助宜興社保卡全面發行的契機,以社??檩d體,推進小額貸款自助申貸還貸平臺建設,分批分步對符合條件的人群開展自助貸款產品試點工作,提高“三農”客戶和零售客戶金融服務體驗。二是做好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社區消費群體、大眾創業和小微企業客戶建檔和營銷服務工作,力爭全年建檔11100戶。重點針對437戶家庭農場、246戶農業合作社、221戶農業龍頭企業分解落實金融服務需求調查走訪任務,根據信息反饋開展針對性產品開發和上門服務。同時,加強與農辦、經信委等信息平臺的對接,獲取目標客戶數據,提高精準營銷能力。三是進一步完善“稅銀貸”品種并逐步擴大服務范圍,加快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及“宜征貸”產品開發。推動市委、市政府及市農辦加快農村產權交易服務平臺建設,完善確權、價值評估及抵押登記制度流程,爭取政策支持。重點推廣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聯保貸款、青年信用示范戶貸款、農戶貸款、親情貸等貸款品種。
三、搭建與客戶合作橋梁,探索與惠農擔保公司合作新機制。一是注重發揮擔保公司的橋梁紐帶作用。在“陽光信貸”推廣過程中,存在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雖能通過“陽光信貸”評議,但卻因缺少抵押物或不能提供合適保證人而無法用信的問題,“陽光信貸”的惠民實效大打折扣。宜興農商行通過發揮惠農擔保公司的橋梁紐帶作用,著重解決農戶發展“融資難、融資貴”和銀行“擴面難、辦貸難”的矛盾,打破農戶貸款瓶頸。二是利用惠農擔保公司地緣優勢降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風險。一方面,借助惠農擔保公司貼近農戶、貼近農村的特殊優勢,降低銀行與農戶信息不對稱更帶來的風險。另一方面,在陽光評議時,借助村干部的適當參與,提高農戶信息處理效率,保證陽光評議的質量和授信額度的合理性。同時,在惠農擔保公司、銀行、農戶之間建立多方風險共擔機制,原本主要由銀行承擔的信貸風險得以稀釋,進一步增強了銀行投放“三農”貸款的信心。(汲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