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湖農商銀行:三項措施 推進金融扶貧工作
更新時間:2016-06-16 作者: 佚名
金湖縣位于高郵湖之北,洪澤湖之南,境內河網密織,水域面積占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人口近36萬人,其中鄉村人口近20萬人。目前,根據摸底統計情況,全縣低收入人口21174人,近6500戶,125個村居中有 2個省級經濟薄弱村,6個市級經濟薄弱村,20個縣定經濟薄弱村。全縣重點將“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農村低收入人口和集體經營性年收入低于18萬元的村”作為重點扶貧對象。在幫助扶貧對象脫貧的過程中,金湖農商行按照“對象要精準、項目安排要精準、資金使用要精準、措施到位要精準、因村派人要精準、脫貧成效要精準”的“六精準”要求,充分發揮金融資源集約化優勢,放大金融扶貧杠桿作用,為該縣扶貧工作總體布局注入強勁動力。
廣泛宣傳,促進知識扶貧。一方面,定期組織策劃或聯合“農”字頭黨政部門開展層次高、影響大的涉農金融知識、科技知識宣傳活動,以開講座、贈圖書等形式幫助農民進一步解決思想脫貧問題。年初以來,與縣委農工部共同開展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國家級試點縣宣傳和推進工作,樹立了姜勤、張太林、陳忠山等一批借力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貸款脫貧致富的模范和先進典型;與縣農委開展農業科技入戶工程項目培訓,向參訓農戶宣傳“陽光信貸”與民間借貸比較等知識,培養農民通過正規渠道借貸的意識;與該縣沃得農機公司聯合開展農機購機補貼質押貸款政策的宣傳,加快農業現代化設備入戶步伐。另一方面,針對少數農民信用意識淡薄、金融知識貧乏、防范意識薄弱等現狀,組織志愿者開展征信知識下鄉日、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防范和打擊非法集資知識宣傳周、防范涉銀電信詐騙宣傳月、農村電商涉銀知識培訓等金融知識“掃盲”活動,既避免農民因“騙”致貧,又保護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年初以來,該行已在各重點扶貧村開展各類宣傳活動21次,接受群眾咨詢近3000人次。
全面建設,提升渠道扶貧。為進一步發揮金融渠道對扶貧的重要支撐作用,金湖農商行延伸金融服務觸角,完善電子服務渠道,為農民提供“一站式”基礎金融服務。
該行充分考慮多數貧困收入人群對電子銀行產品較為陌生的現狀,加快鄉鎮物理網點布局,到4月末,全縣21個集鎮實現物理網點全覆蓋;幫助滿足條件的助農取款點向綜合服務站升級,79家綜合服務站基本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并在戴樓鎮官塘村、呂良鎮孫集村采用服務站與離行式自助銀行相結合模式,建成2家精品金融服務站;加強助農取款點常態化管理,建立電子銀行專管員制度,通過每月定期檢查,對190余家助農取款點實行動態調整,通過舉辦“E路有我,交易有禮”主題營銷活動,提升農戶使用助農取款點的參與度,確保助農取款點處于激活狀態。
“農村金融服務站對我們這些腿腳不便的人來說,實在是太方便了!”家住孫集村的殘障人士陳思華對農村金融服務站有著很深刻的感受。他通過電視新聞得知村里建起了能夠小額取款、代繳電費的金融服務站。第一次到服務站取款時,他從手搖車上搬下兩條小板凳,以手為腳,以凳為鞋,在服務站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十分吃力地撐著來到柜臺旁,取出了低保款。辦完業務后,陳思華滿意之情溢于言表,也道出了原先到鎮上取錢過程中的艱辛。每次取錢,從孫集村到呂良鎮上的農商行,他都要手搖十八里的路程,而現在,拐個彎就到了。
如今,各類“站點”逐步成為該行辦理小額支付的主渠道、宣傳金融知識的主陣地、了解農民扶貧需求的信息點,為金融扶貧提供了新視角。
點面結合,助力精準扶貧。借助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陽光信貸”標準化工程等活動,金湖農商行各支行在村組干部的配合下,完善農戶信息采集,將轄區內經濟薄弱村和扶貧重點對象信息優先錄入“陽光信貸”系統,率先開展群眾評議和“背靠背”授信工作,并由白馬湖支行向全轄推廣,到6月末實現“陽光信貸”標準化授信經濟薄弱村和扶貧重點對象全覆蓋。同時,配套現有的“青農貸”青年創業貸款、“惠農貸”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金土地”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隨機貸”農機具貸款等信貸產品,將信貸政策向扶貧攻堅上傾斜,為農村低收入農戶提供免抵押、免擔保扶貧小額信貸。
在走訪調查的基礎上,對脫貧意愿強烈、創業意識強烈、信用觀念強烈但缺少資金支持的貧困戶,該行通過信貸人員結對幫扶的形式給予重點支持,量身定制優惠政策,適當提高其授信額度、下浮貸款利率,提升創業干勁,降低創業成本與壓力。至4月末,全行共發放3萬元以下小額扶貧貸款1785戶,余額1935萬元。
金南鎮宋墩村位于金南集鎮南側,與安徽省天長市接壤,為省級經濟薄弱村。該村現有農戶636戶,戶籍人口2015人(實際農田承包人口1585人);勞動力740人,外出務工人員460人。土地面積4367畝,可耕地面積3835畝;全村以種植、養殖為主導,現已流轉土地2100畝,其中種植大戶4戶,承包面積1150畝,特種養殖(螃蟹)1戶,承包面積950畝。全村擁有小規模木材加工個體私營企業8戶。2015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僅10萬元,年人均收入8100元左右,年收入6000元以下低收入農戶45戶,其中較為困難的21戶。
為有效支持該村脫貧攻堅,金湖農商行在該村設立2個金融便民服務點,宣傳各類普惠金融知識,滿足村民辦理基本金融業務的需求;創新幫扶機制,指定金南支行行長韓德峰為駐村指導員,每周一天,駐村“一對一”開展扶貧工作,并率先為該村開展“陽光信貸”標準化建設。至4月末,已授信480余戶,金額1500余萬元,授信面達75%;已用信43戶,貸款余額597萬元,其中小額扶貧免擔保貸款20戶,70.2萬元。先后向村民姜秋珍授信4.95萬元開辦玩具加工廠,吸收10多名留守婦女參與簡易玩具加工;向村民王國兵授信2.1萬元,經營農家樂飯店;向村民譚愛國授信3.9萬元承包20畝農田種植小麥;向村民張定華、張定遠各授信7萬元開展養殖龍蝦項目……隨著金融扶貧工作的深入,已11名有著強烈脫貧意愿的農民開始借助自己的一技之長和農商行的資金支持,起步發展小型項目。(吳仁凱)